电影,亦称映画或映画戏,是一种视听艺术(虽然目前也有很多小规模的3D电影,利用座椅震动增加震动的感觉,利用水滴增加触觉,但基本上,电影还是一种视听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关于对电影中运动的感知,有人认为[谁?]是这样:电影中看起来连续的画面,是由一帧帧单独的照片构成的,但是由于这些帧的照片接替的很快,人的肉眼无法察觉出来它们是彼此独立的图像。这是由视觉暂留(persistence of vision)造成的。视觉暂留使得图像离开后,仍能在眼睛保留“视像”约十分之一秒。因此我们的大脑感觉到图像是“运动”的。
虽然这种看法存在,但并不是正确的观点。对运动的感知,涉及到复杂的心理过程。在1916年出版的德国心理学家于果·明斯特伯格《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第三章《深度感和运动感》中,于果·明斯特伯格证明了外观运动绝不是影像滞留(即视觉暂留)的结果,而是(但不仅仅是)对运动的连续阶段的感知。
电影技术发展初期有各种不同的放映速度,但现时电影都多以每秒二十四格图像作放映标准。
如今,许多电影仍然用能把影像记录到胶卷上的摄影机来拍摄。胶卷经过冲洗之后,再用放映机来运行胶卷。放映机可以发出光线,透过胶卷,这样影像就在银幕上显示出了。自从有声电影发明以来,大多数的电影都是有声电影。最近许多电影都用数码摄像机来拍摄,放映的时候,可以用数位放映机,也可以把数位影像转置到传统的胶片上。但这种方法目前通常达不到胶片的清晰度,所以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电影于1896年8月传入中国上海,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电光影戏”等,简称“影戏”,例如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刊登《观美国影戏记》,这是中国最早的电影评论。
1905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英商快利洋行的一则广告《活动电光影戏出售》,文中写道“兹由外洋运到新式电影机器一副……”。这是文献记载“电影”二字组合第一次出现。从此以后,借由《大公报》在京津冀的影响,“电影”一词开始普及。
1907年4月5日,御史俾寿向清廷上奏折痛陈电影伤风败俗:“近日各戏园夜间添演电影,男女均准入座,而电影又非将灯光全行收暗,不能开演,流弊尤不可问”。有学者认为这标志著“电影”一词已开始在官方文书公告中出现。
发展历程
活动电影放映机(Kinetoscope──一次向一位观众播映的东西) 是由爱迪生的员工──William Kennedy Laurie Dickson 发明的
放映机-是由卢米埃兄弟发明的
早期
第一部电影拍摄描述的是:日常生活
第一位伟大导演:麦利逊
早期电影经典演员:卓别林、范伦铁诺、 艾活传
草创初期
早期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然而,电影发行商发现,在播放电影时有一个讲评人来叙述故事、补上角色间的对话,可以更吸引观众。没过几年,播放的电影都会在下边附上字幕,这样就可以在演员“说话”时,表示出他说的内容。这使得讲评人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默片
事实上,电影院老板经常替换掉讲评人,请乐师在电影放映时伴奏,若电影院有相应乐器的话,通常是钢琴师或风琴师。伴奏的音乐应该随时符合电影的情节气氛。
有声电影
后来,技术的进步允许制片人创作与电影画面同步的音轨,使得电影进入了有声时期。史上第一部有声电影是爵士歌手(1927年)。音轨的录制可以与拍摄电影相分离,但真人电影音轨录制,许多部分是与拍摄画面同时进行的。有声电影发明后,无声电影和电影院里的乐师迅速销声匿迹。
彩色电影
电影发展最后一个重要步骤是彩色电影于1930年左右的引入。彩色电影取代黑白电影更是个逐渐转变的过程。随着彩色技术的改良,越来越多的电影是彩色的,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基本没有黑白电影了。不像摄影,出于某些考虑用黑白胶片比较好,拍电影几乎没有不用彩色的理由。极个别的例外,例如斯皮尔伯格的电影《辛德勒名单》,前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常都是出于其他艺术考量。
电影院革命
电影影片(菲林)通过放映机投射在阔银幕上,传统影片因技术问题,其影片长度每段仅够播放十分钟左右。以一部电影长达两小时左右,需影片十多卷,为达到连续播放效果,电影院放映间皆配备两架放映机交替使用。当一架在播放第一卷影片时,另一架得预备第二片的播放,第二架播放时,第一架播放完的影片得卸下回卷以备下轮播放,同时将第三片影片装上,同时撇换烧损的发光电弧碳精棒,当时的放映间至少得两人操作,且忙碌非常.若两间同步播放,两者之间,相差时间至少十五分钟.若多间同时播放,第一跟最后播放的戏院时间相差极大。
反观最新戏院放映间的设备已与旧式放映间不可同日而语了,因新式放映机采用电弧灯炮,其耐用程度大大提高,使用中又不需调整电弧发光间隙,所以整片影片带卷被头尾相接一起,此举不仅节省人工费用,而且优点极多,因片卷头尾相接,其直径庞大,故需一输出盘和一接收盘,若多间戏院在短距离;如同一建筑物内并排而列,第一间戏院放映机播放后,影片不回收而经引片轮将之输出至第二再至第三……至最后一间;每间仅押后数分钟即能同步播放同一影片,而以往每间戏院得至少两人操作的放映间,如今却是一人操作数间戏院了,另一项重大改革在于音响系统,它已由以往光声学音响单声道进入了最新的数码光声学立体音响系统了。
电脑特效
在电影制作初期,电影的特效(特别效果)镜头加以各项技术来配合。到如今,电脑已大量配合应用在电影制作上,一些镜头演员仅需端坐在特制椅子上,做一些表情和动作即可,而出现在银幕上的背景和剧情简直不可想像,因为以电脑来做编辑影片的工作取代一味繁琐的步骤,使最后出厂的拷贝品质与已往的产品亦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