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体育大学由武冬教授引见认识了一位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张克俭老师,因路上塞车故晚到聚会地,敲门入室拜见张老师。只见张老师身材中等、体态键壮、精神攫烁、言语铿锵有力,热情至真的互问语后,张老师请我落座,接着开始指导武冬老师练习传统武术——翻子拳。只见武老师行拳走势,拳疾如雨、上下翻打、腰身协合、变步敏捷、意气通透、劲道脆爆,好叫我开眼,身置其镜互感所至我也心涌拳瘾!此时随 听张老师言停,起身指导武老师翻子拳发力动作,好!好!太好了!我情不自禁地连声喊到。
我是一位酷爱武术超越生命的武者,三十年的武行磨励与体悟,从一个武术求学者,至身挂数十枚金牌的武赛冠军,到职任武术学校校长的嬗变,始终如一地寻觅着武林高手,虽然听过许多、看过许多、试过许多武术名家好手,但让我心里存留记忆的或值得一记的少之又少!
道喊“好”字源于张教师示武的三大特质,其一手脚合整,劲道无比;拳语讲:“拳到脚不到,打人不为妙”、“手脚齐到方为真”,这些表述武学最高境界的功语,在张老师的拳艺上表现得是淋漓尽致,纯熟自然,行拳时屋里的楼板地面都欲有震塌之感。
其二,意发神传,声力融合,给人以威慑恐惧之感,非大家不能企及的妙界,真是用词语难以形容其原貌精髓。
其三,拳速极致,一组组抹打、挑打、翻打、钻打、劈打、贯打……快如闪电,令人眼花撩乱,如入迷宫,不知所措。
张老师拥有如此炉火纯青的武功实属罕见。随后武老师让我判断一下张老师的年龄,我从外表估计有50岁左右,谁知张老师竟年近七旬,这叫我真是大跌眼镜。年近七旬的老者,竟有如此的身手,真是令人敬重,让人不可思议!
张老师不只是拳艺高深,而且对拳理更是精辟至绝,对拳流、特点、风格、歌诀等如数家珍,熟烂于胸,并且讲析明了,游刃有余。随后张老师又讲释了拳道之实战,从练习内容到训练步骤、方法,特别是桩功的支撑面与发力点的奥义和实战练习步骤,即单操手——拆手——喂手——应手——散手,循而有序,科学合理,令我回味无穷!
我们三人谈武授艺于兴高意浓之时,张老师作了“摆拳直出横打”的技巧指导,并且互相做了承接受击打练习,当张老师一招半发力的摆拳落在我身上时,我心悦诚服,再一次在心里暗暗地为张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快捷、沉闷、钻透之力击醒了我多年祈寻武林高人久已麻痹的神经!
时至中午,我们共进午餐,为了感谢张老师,特意准备点上一些象样的饭菜,但被张老师执意拒绝了,他说,不要浪费,来一碗羊肉泡馍就行了。如此简朴务实的心态,使我更敬重于张老师的人格魅力。吃饭期间我向张老师求教选授徒弟有什么要求?张老师笑答,“喜爱练武术就行,能学会的东西都可以教,我老头子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有何保守的呢?教授弟子不谋私心,不图名利,这些不管叫做是武德,还是人格,都是做人起码的要求,否则会不利于武术的健康发展”。
午休片刻后,张老师又讲授了一套名为提袍剑的传统剑法,其风格特点迥异于现代竞技剑法。张老师行剑时剑身合一,剑法古朴,实战性强,意韵悠长;随后张老师又示范了短兵搏杀技艺,其中“起棍点杀技法”使我大开眼界,此艺为中华武术之精品也!
短暂的一天与张老师相识、相处,对老师之武术感受至深,张老师是将精艺、妙理、实用、大德、善行、真言融藏于一身的大武者,是一位身通、理通、德通的大名师,他所体现的才是真正的武术。
当今,有如张老师武学之广度、深度、高度者可谓是凤毛鳞角,有如张老师做人之德行的更是难望其背项。
面对传统武术“一冷一热”的畸形现状,即国内传统武术发展的萧条为“一冷”,国外学练中国传统武术的火爆为“一热”;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应该思考和回味吗?
难道中国人向外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武术是我们期盼的吗?
武术乃中国之国艺,传承国艺是国人的职责,面对现有甚少的真正的传统武术名家,国家有关部门以及热爱传统武术的志士不应该有点行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