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探古与修炼
中国气功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对古气功的回顾,将有益于古为今用,有助于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由于笔者对古气功仅是一知半解,倘有错误与不足之处,还望气功界同仁予以指正。
原始气功
中华气功有文字记载在春秋时期。如《周易》、《道德经》、《庄子》等,据今也不过三千年左右。根据考古发掘材料,气功当发源于七千至八千年前,或远在伏羲之前。《路史》前纪卷九说:“阴康氏时,水渎不疏,江不行其原,阴凝而易闷,人既郁于内,埋滞者而多重腿,得所以利其关节者,乃制为舞。教人引舞以利导之,是谓大舞。”其原意是,远古时代,江水泛滥,湿气弥漫,先民普遍得了关节不利的“重腿”之症。对此乃“制为舞”,“以利导主”。《庄子·刻意篇》称古代气功为“道(导)引”。唐人王冰《黄帝素问注》曰:“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显而易见,具有“利导”作用的阴康氏之“舞”,正是远古中华气功导引的一种萌芽。从远古气功史来看,人们认为,气功是人体生命所固有的现象。人体降生后,即具有一定的气功态。人类生活简单,思维单纯,特别是在漫长的冬夜,一部分暂时不能入睡者,在洞穴里静坐,“久坐必有禅”,气功功能态被激发出来了。一些气功师甚至认为,古代猿人在无忧无虑的心境下,进入气功功能态,动起来后感到特别舒服,人们由此逐渐总结出’一些经验——这就是“古猿动功”产生之渊薮。
人们在其生命过程中,无论形体或意识,皆有动静两态(或两种因素)存在。人在婴孩时期,心理上静多动少,生理上则处于蓬勃发育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动静比例逐渐变化,而日趋动多静少,生理上则亦由盛而衰。而炼气功无论何家何派,皆以由动返静为入门要法——即“返还婴儿”,所谓“炼后天返先天”。如果细心观察、体验,可以说:“人人本具,个个圆成。”所以,古代气功家甚至有“练气功不必求师”的主张,诸如说:“万劫迷头今始悟,原来自性是文殊。”文殊菩萨,佛经记载为七佛之师。此说意为但认自性,不必求师。《淮南子》也有“以己为师”的议法。
气功源流
一、“十六家真言”与气功
据古气功书籍载,我国最早的气功“口诀”首推“十六字真言”。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永)执厥中”四句话。宋儒说这是历尧舜禹汤文武一脉相传下来的“圣人心法”。此四句中的前两句在于区分人心与道心,后两句则在于强调“精”、“一”、“中”三个字,尤其强调“中”字。所谓“儒家执中,道家守中,佛家空中”。对此十六字,宋儒朱熹认为,尧传给舜时,只有“允执厥中”一句话,舜传给禹时又加了三句。朱熹《中庸章句序》中说:“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舜之一言,必如是而言后可庶几也。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得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观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不愚不能无道心。二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之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按此理不仅适用于儒家之“正心修身”,亦可适用于气功之排除杂念,坚持正念。儒家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道家亦以无杂念之“正念”为中。可参看《性命圭旨》之说。
上述“十六字真言”如果真是由尧传下来的,其时间当不少于四千年。而《周易》之卦爻辞,据今人考证,系作于文王后战国前,其时间约3000年,此可为我国气功史有文字可考者之一佐证。
二、老庄与气功
《道德经》是从宇宙观出发,将自然之道、治国三道、修身之道,归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中。老子的养生之道是以清净为主,虚无为体,柔弱为用。他的社会主张是“无为而治”;人生观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修养方法是“无欲”,“清净”,“根深蒂固”,“长生久视”。两汉初,运用老子的“清净为天下正”(即清净是天下的根本法则)之术治天下,为人民带来了安居乐业。东汉桓帝把老子地位提得更高,几乎与黄帝和神仙没有分别了。此时张道陵创道教,奉老子为教祖。老子修《道德经》,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在河南灵宝县西南)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即不愿著书,请勉强为我作部书)。于是,老子作上下篇言道德之意,计五千余言而去,后莫知其所终。
庄子对古代流传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他总结了战国前的气功实践,后世并称为“老庄”。他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反对追求名利、财货,斥责统治者对人性的摧残,这对人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在《养生主》中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主,可以养亲,可以延年。”所以庄子在气功修炼上主张“心斋”、“坐忘”的修炼方法。
所谓“心斋”,就是“若一志,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听之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由此可知,这就是“缘督以为经”在内养中的体现,与处世过程中“乘物以游心”是互为表里的。如此久而久之,就能达到“瞻彼阕者(照观空明),虚室(指心)生白,吉祥止止”(《人世人间》)的高级境界。
“坐忘”,就是“忘我”,就是把自己精神从形骸、思虑、欲念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这样才能合于虚空之道。所以,修炼“坐忘”功夫,在《大宗师》里假借孔子与颜回的一段对话中说,颜回先忘了“仁义”,又忘了“礼乐”,最后达到了“坐忘”。这就是“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心斋”与“坐忘”是两种修炼方法,以前都认为是同一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是有区别的,“心斋”是“渐修”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心中无知无欲达到“虚一而静”的情境。在这种情况下,静气就集中起来,这就是所谓“唯道集虚”。去掉了思虑和欲望就是所谓“心斋”。“坐忘”是顿顺的方法,要靠一个“忘”字,超越一切事物的区别,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无知”境界,所谓“无识无知,一片混沌”的忘我境界,所以称为“坐忘”。
“气”的应用
对于气功之“气”,传统称为“先天虚无真一之气”。因为它是一种无形无象的能量,古人写成“炁”,上边的“无”表示其无形无象,下边的四点即“火”,表示它是能量。关于这种气的运动规律,《易经》提出,“气”产生阴阳两种运动状态,经过相互交合感应使物质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人们对面临的衰老现状,《否卦彖辞》中说,有的认为“否终则倾,何可长也”。即衰老的发展就是死亡,是没有办法再使其延长的。有的则不然,认为“其亡其亡!系于包桑”。即只要认识到衰老的原因而采取有效措施,给予控制和预防,不但可以推迟其死亡,而且还可以锻炼成像枝繁叶茂的桑树那样健壮。至于消除衰老的措施,张三丰在《无根树》中说:“无根树,花正危,树老重新接嫩枝。梅寄柳,桑接梨,传与修真作样儿。自古神仙栽接法,人老原来有药医。访明师,问方儿,下手速修犹太迟。”人年密之时,余阳尚存。故诗中以“梅寄柳,桑接梨”之同类相接作比喻,补充余阳以接性续命。如能求师指示正法,坚持修炼就可能返老还童。关于“仙佛神鬼”等字的原义,并没有迷信的色彩。如《类经图翼》中说:“神者伸也,鬼者归也”。神仙的本义,是指能力或寿命为常人所不及之人。
性命并修法的基础功夫,名曰“筑基炼己”。而欲打好基础,必须心地良善,为人多做有益的事情,这叫作“筑基以德”。“炼己”使自己锻炼得能够“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视其物,物无其物”。即《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的程度。
而修炼气功的形式和要领,达摩《洗髓经·行住立卧睡篇》中说:“行如盲无杖,自然依本分。举步低且稳,踏实方可进。住如临崖马,亦如到岸舟,回光急返照,精神体内留。立定勿倾斜,端身自固志。耳目随心静,任其纷纷事。坐如泰山重,端直肃仪容。闭口深藏舌,息息归精宫。卧如弓形曲,左右随其宜。两膝皆参差,两足如勾钜。倦即侧身睡,睡中自不迷,醒来方伸足,仰面亦不拘。梦觉详无异,九载见端的。行坐住卧篇,只此是真谛。”
古代广成子、轩辕黄帝、赤松子、彭祖等皆是气功境界很高的真人。他们当时没有受到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污染,他们修炼的理论,探索出深层次的气功修炼秘诀和方法,都是第一手总结的真谛。万法归宗,要归在源头,归在这些真人那里,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宗师,是中国养生文化创世的始祖。后世诸多修炼者,脱俗深居独修,有成者群星闪烁,光彩留世,为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瑰宝,他们功不可没。如何掌握宗师修炼理论,以正确的思维方法去运用修炼技巧,这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在主观上,气功修炼的内涵在自我,而人对自己的了解往往又非常片面,如何对症下药联系实际,是修炼者要处理好的关键课题。在修炼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大约有如下几方面。
1、人是万物之灵,但人一般对自己了解太少了。所以,对人体解剖学、经络学及各常用穴位要熟知其理。
2、养生修炼的宗旨要求“清净”,而人的思维无时无刻都在动。故而要正确汲取祖传经验,避免在修炼技巧和方法上走弯路。
3、人体的精气神是本质,而它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要运用内视观照去启动它的灵性,要不断从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它们。
4、人体是物质的,而思维是精神的。修炼要改变人脑传统思维方式,使大脑清净下来,让大脑思维由主体地位改变为从属地位,顺其自然。
5、在修炼功夫中,调息是修炼达到目标的桥梁。从古至今火候无人传。因为,火候和适度是说不清的,初学者很难把握好其中诀窍。
宗师们给后世人留下了宝贵经验,但这些道理易明白,实行可不易。如何从古代养生传统经验中择其精华,不断实践探索,破译修炼秘诀,以诸静为宗,简要为贵,重在存真。德培功进,德为功基,修炼者必须以德为先导,才能达到无限的妙处。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仁者寿。”其意为,仁者既有乐善好施的仁德,又有静坐“观仁”(即内视,抱无守一)的修养,所以长寿。作善降祥,作恶降殃。仁者既行善,又练静坐“观仁”,焉能不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