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老师1937年出生于北京,自幼随伯父和中学体育老师习练武术,1961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在武坛名家张文广等老师的教导下系统学习武术,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国家体委武术处工作,1973年任副处长。1978至1981年任国家体委运动司负责人。1980至1993年任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此间曾担任中国武术院办公室主任、竞赛处处长等职。1993年任中国武术院副院长、国家体委武术运动中心副主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张山老师德高望重,待人宽厚平和,在武术界享有盛名,对武术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老师的武术生涯见证了建国后几十年武术的发展历程。在他刚刚分配到国家体委武术处工作之时,武术管理体制很不健全,全国仅有一名国家级武术裁判员,而其他体育项目几乎都有近百名。因此,张山老师会同武术处人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建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挑选李天骥、蔡龙云、温敬铭、潘清福等多次担任武术比赛裁判长的12位老一辈名家为首批国家级裁判员,制定裁判员考核评估制度,以点带面,广泛培养大批裁判员。本着保持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点的原则,借鉴其他项目,将运动员分为武童、三级武士、二级武士、、一级武士、武英级等级别,教练员划分为高级教练员、国家级教练员等级别。庞林太、吴彬、曾乃梁、王常凯、邓昌立入选第一批国家级教练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思想活跃,单纯的武术套路表演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胃口,武术的精粹在于技击,对抗性武术项目呼之欲出。此前国家体委虽有开展武术散手、短兵对抗的计划,但由于特殊历史时期,一再搁浅。在北京武术界递交建议函之后,国家体委于1978年决定开展散手项目的调研、试验工作,张山老师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当年的散打运动在规则方面借鉴了香港搏击项目的经验,在北京体院、浙江体委、武汉体院搞了三个试点,进行训练和内部交流,不断完善规则,丰富技术。直至1989年,散打成为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进入全运会。“十年之痒”,其中的艰辛自不待言,如今散打已屹立世界搏击运动之林,与张山老师当年的努力和付出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