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目之所至,心亦至焉。《阴符经》曰:机在目。《道德经》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平居无事时,一室默坐,常以目视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毋间断,毋矜持,降心火入于气海,自觉遍体和畅。《定观经》曰:勿以涉事无厌,故求多事,勿以处喧无恶,强来就喧。盖无厌无恶,事不累心也。若多事就喧,心即为事累矣。《冲虚经》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道家所谓“不怕念起,惟怕觉迟”。至于用时戒杂,杂则分,分则劳,惟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俗话说“人有三宝精气神”,其中神是精气之和,为人之灵魂,而精、气最终也必然化为神,所以养神为养身之本。很多人认为的养神,就是要保持一颗如死灰槁木的心,不为外事所影响,才算作养生之道,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曹老先生说“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守静的时候固然要戒除躁动,但该活动时不妄动,也算是一种守静。这里的“动”是指心动,即心不可不动,适当的心动也是“养生之道”。
养神,说到底就是要净化人的灵魂,神凝才能气定,气定才能心静。动中也蕴涵有静的因素,即所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养生家说“心是神的居所”,而眼睛则是神的窗户,眼睛所看到的,往往也是心所能看到的。因此,眼睛也成了影响养心最大的障碍。平安无事时,在室中静坐,以目观鼻,以鼻对脐,调匀呼吸,降心火于气海,自觉身体通畅。人不可不心动,但亦不可杂乱无章,否则就容易感到劳累,有损健康。不如专一地从事某一种活动,专注地探索一种事物,如此,便不会感到劳累。如果你每日神清气爽,气定神凝,那么就像拥有了“不老之药”,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羡慕的养心专家。
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如果一个人心情郁闷,终日思前想后,难免会伤神,影响身体免疫力。要消除不良情绪,最好的办法是让自己的心变强,要学会养心。只有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要想达到心静的目的,最好做到
以下几点:
不苛求自己生活不是完美的组合,凡事只要尽力即可,不必强求自己要达到某种程度。对亲人的期望不要过高老年的生活安定而悠闲,但空闲的老人往往开始为儿女、子孙着急,对他们期望过高,往往就像苛求自己一样,自己给生活提出更大的压力,影响情绪、健康。
生活中令人心动的东西毕竟太多了,老人要学会去除那些束缚自己的名缰利索,使自己不为名利得失所折磨。不要处处和人争斗无论是口角上的争斗,还是心理的一比高下,争斗往往会造成精神紧张。其实,人与人之间应和谐相处,岁月如梭,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争斗中,不如好好地调养身体,让自己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找人倾诉烦恼当有烦恼时,不妨找个人倾诉一下,或许可以减轻心中的烦闷。
总之,在生活中,没有人永远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烦心的问题,而在烦恼的事情中,寻找到快乐,达到乐心的境界,才是养心的最高境界。只有心里装着快乐,生活才会轻松,身体也会越来越健康。
编辑:周宏宇 来源:中国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