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举目张
下面,我带领大家沿着一条通径往中国武当武技里走一走,看一看中国武当武技的形成以及架构中的内容。也就是把中国武当武技“纲”举起来,再在“纲”的下面,细细地介绍中国武当武技“目”的部分。
我首先把蒋馨山先生1934年写下的一段文章,誊录如下:
“击技总别为武当,为少林。少林宗达摩,武当宗张三丰。
考:武当之击技,亦不一其途,就余所知者,如太极拳,八卦游身连环掌,武当剑术,皆三丰祖师所传留。
太极拳之登峰造极者,在唐代有许宣平、夫子李,在元代有张三丰,在明代有张松溪。松溪乃三丰之高足,于浙之鄞(yin)县,传授门徒,厥后名家辈出,要皆松溪一派。
八卦游身连环掌。则董海川太老师在江南谢花山,受之道人避灯侠。
武当剑术,则先师宋唯一在医巫吕山,受之道人避月侠,乃避灯侠之师兄也。
二者之术,似同而不同,不同而同,其左旋右转,右旋左转,拧麻花劲则不同而同者也。其换势一则自下,一则自上。自下者,乾用九,进阳火;其旋转,则如盘中滚珠,其变化则身如风中之柳,手如织布之梭。自上者,坤用六,退阴符;如滚圆石于万仞之山,其法主于诱。即所谓善战者不斗,善争者不怒,此同而不同者也,尤宜辨者。
武当丹字派剑术则张松溪在浙江鄞县之四明山,受于张三丰,故又称曰四明剑术。
松溪本少林名家,遍历南北无敌手,在四明为张三丰所折服。遂尽弃少林所学,而归于武当;所存者仅少林之五行阴手棍,又名达摩过江棍,故凡松溪一派之剑客,均憝于少林阴手棍法。
甲子秋,余从先师宋唯一受教时,谈及太极拳之要意义,则不知有太极拳之名,质之演练太极拳者则不知有武当剑术之名。太极拳之要义,为沾连粘随。武当丹字派剑术之要义,为背孤击虚,完全用离,所谓往来无踪影者也。以其时代地点考之,均松溪所传留,固无疑意。
余不敏,不能文,则就武当各派之源流,略述梗概,后之学者,攻击之风,于以泯灭,斯则余之厚望焉。”
上文,是蒋馨山先生为李景林武当剑的弟子黄元秀《太极要义》写的序文。笔者认为,时隔七十年,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媒体上重现蒋馨山武当武技理论、武学思想,是一件好事、益事,会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中国武当武技的来龙去脉,更能奠定我们对中国武术整体认识的基础。
蒋文通篇告诉了我们如下资讯:
(一)、在文始。蒋馨山先对中国武术的名称,分类,宗祖,传承,做了扼要简明的阐述和理性的定位。其后,蒋馨山从自身所学所得所知的中国武当武技文库中,把提炼出的武当派脉承接的技法、内涵、特点、形式,公布于世,正本清源。
(二)、今天使用的“武术”一词,在七十年前尚未通用。蒋馨山用“击技”表述“武术”,提炼出武术的真正内涵:“就是我们求师问道的过程中得到的武‘技’,为了是能在实战中能‘击’的出去的行为”。绝不是毫无“击”的实效的空壳武“技”。
笔者为,这是人与人身体之间徒手战胜对方,自立为强的好方法。
(三)、蒋的考证,认定了中国武术的传流,经历史的沿革自然形成两大宗脉:武当、少林;少林宗达摩,武当宗张三丰。
(四)、武当各派源流:
1、太极拳,八卦游身连环掌,武当剑术都惟张三丰师祖所传留。笔者向同行提示:“传留”两字的含义……
2、考证出中国历史上太极拳登峰造极的显赫者,唐代有许宣平、夫子李,元代是张三丰,明代是张三丰的高足张松溪。为今日的太极拳传留寻觅到历史源脉。
3、八卦游身连环掌,董海川师承避灯侠。
4、武当剑术,宋唯一师承避灯侠之师兄避月侠。
5、武当各派自明代后名家辈出,皆出自张松溪之手。
(五)、蒋馨山的太老师是八卦游身连环掌第一代传人董海川;武当剑术的老师是八卦掌第一代传人宋唯一。
(六)、最重要的是,蒋馨山将董海川、宋唯一的两位授业师避灯侠、避月侠二人对八卦掌之术“似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内容,及八卦掌拳理告诉了我们,留给了我们。这是迄今,八卦掌拳理论述著于世,最核心的机密:“其左旋右转,右旋左转,拧麻花则不同而同者”,“其换势一则自下,一则自上;自下者,乾用九,进阳火。其旋转,则如盘中滚珠,其变化则如风中之柳,手如织布之梭。自上者,坤用六,退阴符,如滚圆石于万仞之山,其法主于诱,即所谓善战者不斗,善争者不怒,此同而不同者也……”
(七)、在1924年秋季,蒋馨山曾向宋唯一求教太极拳时,宋唯一不知道世上还有太极拳这个拳种……从蒋馨山文中,我们也得知一个史实及一个事实:在1924年的时候,在中国的土地上演练太极拳的人也都不知世上有武当剑术,也没有听说过武当剑的名字。
(八)、蒋在文中,公示出了太极拳的要义:“沾、连、粘、随”要义四字,总结归纳出张三丰、王宗岳关于太极拳理论的精髓,言简意赅。这也是指导我们学、练、用太极拳的经纬。
(九)、武当丹字派剑术之要义为:“背孤击虚,完全用离,所谓往来无踪影者也。”
(十)、蒋在文中,虽然没有提及自己演练太极拳情况,但是示出的“沾、连、粘、随”四字太极拳要义,是对中国武术的一大贡献,给我们留下了一份永久的太极拳经论遗产。
(十一)思索的空间使我联想出:在1934年时,蒋馨山对外没有公开自己练开合太极拳。“开合太极拳”对外处于保密状态。
(十二)、武当剑被世人得知几多,也是在1934年后,来源于李景林弟子黄元秀的《武当对剑》一书出版。1934年的时候,武当剑在蒋馨山身上已承载了12个年头了。
(十三)、张三丰传播武当武技的地点,在浙江鄞(yin)县四明山。弟子张松溪。
蒋馨山先生是我的太老师,对他的文章的解析,是为了便于世人阅读。其中深层次的内涵,是我这个后学一直要做的功课,是我身体力行的“歌德巴赫”猜想。
蒋馨山文,通篇论述武当各派源流,为后学认识武当派提供详实的文字资料。既为教益之言,又为座右铭。
通观蒋馨山一生的武术历程及承载的武术文化厚重的史实,以及呈现在理论上的精辟见谛,应当肯定,蒋馨山是近代中国武当武术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近代中国武当武术集大成者。
我们从蒋馨山留传的八卦掌、武当剑、太极拳的理论上,再走进中国武当武技具体的内容。
李仁平,天津市人,自幼习武。现为中国八卦掌第五代传世人,武当武技太极拳的传世人,武当剑第十二代传承人,天津净业国技研究社社长。
年轻时,李仁平缘拜中国八卦掌第四代宗师吕学铭先生,得以系统地学习、继承中国武当武术,有太极、八卦、刀、枪、剑、戟等;后又求师于中国八卦掌第四代传习人李允中先生,学习中国武当武术的养生学。
几十年来,李仁平致力于中国武当武术的继承、挖掘、研究、整理及传播。出版发行《武当武技与开合太极拳》《太极拳经典技法实战攻略》《发现开合太极》、《八卦掌之道》、《通识武学——十三势》《简化太极拳实战图释》等书,并不时在《武魂》《搏击》《台湾武林》发表有关太极拳的研究文章,深受习武之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