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武德的概念在上古时代就已产生。《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黄帝不仅重视“武”,而且重视“德”,并把二者结合起来。对修德振兵思想阐述较为全面的是《吴子》,其《图国》列举了承桑氏和有扈氏之君因“修德废武”、“恃众好勇”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正反两方面例子,说明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是强国辟土的正确之策。先秦以降,“武德”一词开始作为军旅德性的专用术语出现在文献典籍之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的楚庄王“武有七德”说,即“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武”与“德”二字连用,则始见于《国语》:“有孝德以出在公族,有恭德以升在位,有武德以羞为正卿,有温德以成其名誉。”这里的“武德”特指军人从武、用武、尚武所表现出来的德性。后来随着武德文化的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