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金牌因被我国选手拿得手软,而被誉为“国球”。近日,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乒赛上,我国健儿又一次囊括了男单、男双、女单、女双、混双5项全部冠军,捍卫了“国球”的荣誉,也实现了为明年巴黎奥运会练兵的目的。
上个世纪我国体育界有两面红旗:一面是将五星红旗从北坡插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8848.86米的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攀登新纪录的中国登山队;另一面是一次又一次地让“义勇军进行曲”在国际体坛上响起的中国乒乓球队。
从5月20日到28日,全世界乒乓球迷,都如醉如痴地围在大屏幕前观看德班世乒赛,百花齐放的品头评足不绝于耳,一股排山倒海的乒乓热再一次席卷神州大地……
其实,将乒乓球称之为“国球”仅是媒体的赞誉之词。它并不是诞生于我国,而是在1900年起源于英国,因击球时发出“Ping Pang ”的声音而得名的。
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乒乓球比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年12月,国际乒乓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乒乓球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德班世乒赛为第57届。
最初乒乓球只是在欧洲和亚洲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冠军也只是落在这些地方的选手手中。1959年德国多特蒙德第25届世锦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过关斩将,摘取了男子单打冠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
1988年奥运会在汉城举行。国际奥委会中有识之士抓住这一良机,说服了反对派将乒乓球推进了奥林匹克比赛殿堂,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四枚金牌。
那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发挥失常,金牌少得差强人意,仅有5枚,被媒体称为《兵败汉城》。但就在这5枚中,有两枚来自乒乓球:女单冠军陈静和男双冠军陈龙灿/韦晴光。另外两枚被东道主获得,表明既使身处逆境,乒乓健儿也是我国竞技体育的顶梁柱。
竞技体育比的是胜负,看谁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而乒乓球恰恰满足了国人心中的渴望,虽然它不博大,不精深,仅仅属于一项小球运动,却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数不清的大满贯!仅德班世乒赛后,国际乒联最新排名出炉:我选手仍占据全部5个单项的榜首,其中女单孙颖莎三项第一;樊振东有两项独占鳌头。综上所述,我国的乒乓球水平,长期以来,已领先对手好几条街,媒体将其誉为“国球”并不过分。
名副其实的国术是武术,在体育项目中最有资格称之为国字号的当属中华武术。早在1928年,由张之江等人创办的南京“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第一次将武术命名为国术。张之江为冯玉祥将军麾下的五虎上将,他向国民政府申请经费,创办了国立的“中央国术馆体育传习所”。
新中国成立后,张之江以爱国人士身份三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上书毛泽东主席在全国推广国术(《中华武术图典》中有毛泽东主席给他的亲笔复信影印件)。由此可见,武术即国术。
1998年为纪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给日本友人题写“太极拳好”发表20 周年曁中国武术协会成立40 周年大型庆典活动中,邀请了我国台湾省老武术家傅淑云,她的名片上写的就是“国术大师”,说明我国台湾省至今仍在沿用国术的名称。
武术是我国的民族体育项目,为了便于在国际上推广,故用武术的名称,不等于它不是国术。
武术比乒乓球历史悠久得多,已有数千年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挖掘整理,涌现出流源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就达129个。
一个小小的塑料球能演变成一项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甚至还“小球推动了大球”,成为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破冰的媒介,荣膺了“乒乓外交”的美名。
中国乒乓球水平本来不高,远不如东欧和日本。比如,匈牙利的西多曾连获9届男单冠军,日本的荻村伊智朗荣获过两届男单冠军、日本名将长谷川信彦是世界上最早采用横拍弧圈两面拉技术的先行者,曾荣获世界、亚洲男单冠军14个。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崛起于1961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6届世乒赛,我国男队击败了日本队,夺取了男子团体冠军,庄则栋、邱钟惠分获得男、女单打冠军。大胜推动了乒乓球运动的风起云涌,水泥球台遍及校园、街道、公园。举国体制将其推向更高的层面,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中心。乒坛名将徐寅生、李富荣等先后进入国际乒联、亚乒联领导岗位,极大地提高了在国际体坛上的话语权。
随着乒乓球运动的普及和提高,乒乓器材也水长船高:小球变大球,球拍有正胶、反胶、颗粒、长胶、木质、炭素等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万变不离其宗,目的是让比赛更精彩,吸引更多的观众。
竞赛是推动项目发展的杠杆。乒乓球除了有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以及各类分站赛,比如2023年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冠军赛新乡站等等,此外因它是奥运项目,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均会有乒乓球比赛。赛事多了,电视等媒介转播自然也会随之而来,宣传与推广会与日俱增。一个以《乒乓世界》杂志为核心的乒乓新闻委员会由然而生,成员有广电、通讯社、纸媒、网络、新媒体、融媒体等,全方位发力宣传乒乓运动球运动。
我国各大体育院校均有武术系,本人孤漏寡闻,尚未听说过有乒乓球系,武术有这么多人力资源为何拿不出来硬核的举措,重振国术军威呢?
人们越是将诞生于英国的乒乓球赞为“国球”,越应正视真正属于中国的国术该怎么更快地适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更好地踔力同心,砥砺前行,尽早让国术与我国的国际地位相匹配。
陈汉丽与男队主教练许绍发合影,他是高抛发球的发明者
陈汉丽与英俊的江嘉良合影留念
陈汉丽和女队功勋教练张燮林合影。
陈汉丽与我国第一位女乒世界冠军邱钟惠女士一起看球(左一)
女乒名将乔红击败了队友邓亚萍,获得女子单打冠军,同时还与邓亚萍合作摘取了女双金牌,接着又成为一号主力夺取了团体冠军,汉丽大姐送花祝贺(旁边是乔红教练曾传强)
陈汉丽与女团主力刘伟合影(现为北京大学副教授,著名体育评论员)。
陈汉丽与奥运冠军陈静合影
陈汉丽与前国手李惠芬合影
作者:原国广退休员工 王友唐
武术馆校、武术社团、武术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图片等新闻素材,免费为您宣传。E-mail:709882957@qq.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全球功夫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文图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